
中国曾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据了27.4%的国土面积。
土地沙化给北方的大风带来物质源泉,进而形成沙尘暴,常年造成地区人员、牲畜死亡或失踪,农作物受灾,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苦不堪言。
为了防治荒漠化问题,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就大力实施了各项治沙植林项目,荒漠化、沙化治理效果显著。
除了治理以外,去年年底,我国还宣布了沙漠光伏发电工程,让这片被人认为贫瘠不堪的土地,涌现出一股强大的清洁能源。
这个项目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外媒的广泛关注,这时他们才意识到:中国默默在沙漠里干了一件大事。
我国的荒漠化沙化防治工作究竟有多成功?又是如何利用沙漠条件制造新奇迹的呢?
数十年的防沙治沙工作
从广义上讲,荒漠化是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这样脆弱的自然环境提前退化,慢慢转变为风蚀、风积等地貌。
早在上世纪上半叶,我国就发现了北方地区严峻的荒漠化现象,国家领导对此忧心不已。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北方的荒漠化问题仍在持续加重。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1959年,中央提出的中科院治沙队正式成立,在那个时候,人们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方法就是植树造林。
他们防沙治沙主要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保持沙面稳定,防止沙子随着大风肆意飞扬,影响周边环境,二是保持水量平衡,让水维持植物生长的同时又不造成浪费。
其中最早的固沙技术就是在沙漠中制造草方格,这个技术起源于苏联的沙漠研究所,中科院引进以后,又根据中国的沙漠特点做了改造。
草方格的成本和制作过程非常简单,首先是拿着一捆干稻草进行拍打,将劣质的碎屑拍落,只留下优质完整的稻草。
然后将它用合适的厚度码放在事先画好方格的地上,用工具按压稻草中部,把稻草插进地面,完成后在竖起来的稻草根部覆沙,确保其稳固。
很多人会疑惑,三角形的形状会不会更好?参与治沙的人们尝试过很多方法,在长久的经验中,他们发现,其他形状的草墙都不如正方形的草方格防沙效果好,且最好是1M*1M的,高度10~20CM的草方格。
在固沙上取得一些成果后,治沙队又开始研究和培育适合在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因为沙漠降雨稀少、温度高,也很难储存水,一般的植物很难在这里存活。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孙扎根表示,到了70年代,国家的治沙方式发生了转变,从那时起,国家向治沙造林投入了数千亿的资金,并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保护林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
从1979年开始,三北防护林规划期限为73年,分八期进行,工程范围囊括了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份,总面积占国家国土面积的45%,可谓宏大。
但在无数治沙人的努力下,截止至2023年,工程已经启动到第六期建设,开工项目达22个,共完成造林种草608.07亩地。
当然,仅靠一座“绿色长城”是无法根治荒漠化问题的,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还开启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将无数不合理的耕地变为森林、草地,将绿色还给北方。
从新中国初期到现在,中国人在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劳改变着恶劣的生态环境,昔日寸草不生的土地已经渐渐被绿色覆盖,北方城市的空气环境也越来越好。
除了手段多样的防沙造林,我国一直在沙漠问题上进行探究,而眼下讨论最火的,就是最近这些年启动的“沙漠光伏发电”工程,将沙漠合理利用,造福百姓。
合理利用沙漠资源
光伏发电最早由法国科学家发现,然后在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成功制造出来应用技术。
相较于海外,中国的光伏发电起步晚了许多,虽然第一片单晶硅也是在50年代制造成功,但因造价昂贵,无法在民间进行广泛应用。
90年代是光伏发电发展的快速时期,中国也抓住了这个时间,开始注重民用光伏产业的发展,并且还推出相关扶持政策,让中国光伏迅速崛起。
到本世纪初时,国家治沙造林已经初见成果,但治沙不仅是治沙,还要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增加居民收入。
早先的时候,居住在恶劣环境中的人们无法从事农业、也无法从事工业,否则将会对周边环境毁灭性的打击,导致生活艰难。
但光伏的出现为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新的机会,在过去,充足阳光是这片土地的灾难,但大量的光伏发电站建成以后,阳光就是人们财富的来源。
2007年,中科院和内蒙古伊泰集团达成合作,在内蒙古建成了我国首座光伏发电站,整体发电成本比传统发电降低了许多,让沙漠光伏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个项目成功后,国家便开始大力扶持沙漠光伏,让北方光伏产业又一次崛起,并且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光是一座大型光伏发电站,就可以节约百万吨燃煤资源,减少无数碳排放。
而光伏发电不仅不会影响沙漠环境,还能对已经有效治理的沙漠环境进行再保护,毕竟光伏安装需要固定地面,这些光伏公司也承诺,将会承担公司发电站草方格的建设和维护,为国家治沙工程分担不少。
2022年1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在荒漠中再建总装机量4.5亿千瓦的光伏项目,同时负责人表示:这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
4.5亿千万什么概念?这差不多是20座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
为了保护这些光伏板,减少风沙对光伏板的损伤,同时进行的工作就是在光伏板周围进行树木草地种植,大多选择为耐旱耐荫的低矮灌木植物。
对于这些植物而言,光伏板还能起到一个遮阳的作用,减少水分蒸发,而光伏板倾斜的角度也可以让雨水集中浇灌到前方的植物中,极大程度保障灌木存活。
当光伏电厂的环境得到改善后,为了“修剪”植物,以避免植被遮挡光伏板发电,还会发展养殖业,让部分牛羊解决植被茂盛问题,提高周边居民收益。
除了这些以外,发电站还经过改造,种植了一些中草药材,国家电投也在奇思妙想中用绿植和光伏板将光伏电站组装成一匹骏马的图案,让更多人慕名前来,为当地创造一些旅游收入,带动经济发展。
